我市召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8-12-07 12:57  来源:保定新闻网 作者:晨曦
1
听新闻
 12月5日,我市召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据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呈现出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步伐。
 
    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改革基础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西部丘陵地区调减籽粒玉米35万亩。种植中药材35.4万亩,食用菌2.8万亩。不断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实施季节性休耕5万亩、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80.4万亩、保护性耕作1.1万亩、水肥一体化1.26万亩,地下水压采能力达到4116万立方米。
 
    加快推进“粮改饲”整市试点项目。2017至2018年共争取国家项目资金7398万元,青贮玉米由去年的25.2万亩、67.5万吨增长到现在的50万亩、90多万吨。
 
    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优化畜禽生产品种和布局,打造畜禽养殖产业优势聚集区,新创建5个部级示范场,全市部省级示范场达到120家。
 
    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在白洋淀、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放流各类苗种6.8亿尾(粒、只);创建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家,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17家。
 
    坚持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改革的抓手
 
    我市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四个农业”发展的载体,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打造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全市(不含雄安新区)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83个,其中,国家级后备产业园2个、省级精品园区3个、省级园区20个、市级园区97个、市级精品特色园区56个、县级园区66个。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数量连续多年在全省保持领先。
 
    坚持把发展科技农业作为改革的动力
 
    强化农技推广应用。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采取“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推广服务模式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畅通农技服务渠道,主推技术与主导品种入户率达到95%以上。农技推广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网络书屋1000多个,覆盖率90%以上。
 
    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656.57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9%,小麦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均达到99%。
 
    建立农业信息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全市覆盖。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农业大数据,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先后成立智慧农业、草莓、杂粮、苹果、果树盆景、辣椒、柿子等一系列产业联盟,探索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模式,促进产业抱团发展。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太行山道路”,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创建。复制推广“太行山第壹驿站”成功模式,谋划建设3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规划建设面积28.3万亩,建成面积8.6万亩,涵盖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苗木、盆景等10大类26个特色农业产业,100多个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在驿站得到转化、应用和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带动农户近7万户。
 
    坚持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改革的底色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综合技术,制修订施肥指标48套(个),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956.7万亩,示范推广缓控释肥4.1万余吨、103万亩,化肥施用量同比减少2%以上。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种植业农药使用量同比降低4.9%,超省指标2个百分点以上。绿色防控面积393.5万亩,同比增长15%。
 
    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明显。新改扩建15处秸秆收储中心,全市秸秆收储运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新引进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种植食用菌“赤松茸”获得成功,开辟秸秆利用新途径。2018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左右。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速推进。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共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1986个,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90.48%,比去年同期增长20.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5.2%,比去年同期提高15.2%,全市已提前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年度任务目标,其中,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2020年指标。
 
    坚持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
 
    我市连续三年成功组织举办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大会,搭建京津冀蔬菜产销合作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产销一体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参加2018上海·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2018年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等大型展销会议,宣传推介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品牌。实施“一县一品一牌”培育计划,围绕服务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对接京津市场消费新需求,全面提升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79个,认定各类无公害、绿色生产企业309家。今年,祁菊花、祁山药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坚持把发展质量农业作为改革的根本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5万亩,比去年增加8万亩。夏粮播种面积433.52万亩,总产量179.28万吨;秋粮播种面积600万亩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受降水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病虫害发生较轻等有利因素影响,秋粮单产、总产呈“双增”态势。
 
    蔬菜效益明显提升。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30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60万亩,高端设施蔬菜新增10万亩,蔬菜总产520万吨。
 
    畜禽生产稳中向好。全市肉类总产55.4万吨、禽蛋总产24.6万吨,保持相对稳定;鲜奶产量29.6万吨,总产下降,单产提高。全市生猪存栏341.9万头、牛存栏26.1万头、肉羊出栏446.3万只、禽类出栏6499.6万只,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七大专项整治行动”,推行网格化监管,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我市多年来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涿州、涞水、满城、涞源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今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农产品抽检29.9万批次,总体合格率99.9%。建立完善京保食用农产品保障协同机制,我市4家屠宰企业、12家蔬菜基地与北京13家市场签订协议,与丰台区5个批发市场进行准入对接,我市优质、安全、放心羊肉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
标签:
责任编辑:清风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