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脚步不停歇 ——记莲池区西高庄改革开放40年
2018-12-11 11:40  来源:保定新闻网 作者:晨曦
1
听新闻
      按月领补助的老人、捐献座椅器材的青年、为民服务的村领导班子,生活在干净舒适的楼房社区、乐声悠扬的服务中心、和谐互助正能量的氛围中,莲池区杨庄乡西高庄人的日子就是这么好。
 
      改革开放40年,西高庄从村民人均耕地不足0.1亩、人均收入不足700元、村集体外债10万余元的贫弱小村,变成集体固定资产5亿元、人均年收入2.5万元的全国文明村,实现绚丽蝶变。
 
    “‘育民、强村、为民’是西高庄村领导班子的目标。”村党总支书记王焕荣说,“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歇,西高庄将稳步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迈进。”
 
育民
 
    西高庄的育民历程让王焕荣很骄傲。“把村庄当成一座学校来抓”是她的理念,把教育融入生活实践中,让村民潜移默化消化知识,不知不觉转变观念,悄然无声解放思想。《西高庄村志》《村民绘画集》等22卷文化系列丛书,家庭纪录片、影视片一百多部,村民学习心得笔记本600余本,都是西高庄这些年的文化见证。
 
    1986年以王焕荣为首的村两委班子上任之初,全村没几个高中学历的村民,村会计都找不到。1994年开始,西高庄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村里都补贴学费。1996年,创办国家承认学历的农民高中班,免费给予初中水平村民学习机会。1999年,该村开始给农民高中生提供大专培训,同时选送后备干部和企业骨干到高校深造。要求村干部必须自学财会专业、到村企兼职,学历水平低于大专的村民,禁止在村企工作。一系列措施长久延续,让西高庄大学生越来越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王焕荣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共创西高庄和谐美好生活。西高庄开办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国学等各类培训班,成立了书画、歌舞、器乐等50多个文艺社团组织,电脑、法律、外语、管理、会计等专业培训从不间断。2016年,“西高庄人的幸福生活”主题农民绘画展亮相中华世纪坛;2017年,北京国艺美术馆开展该村农民书法展、葫芦丝表演、旗袍展示,生动展现西高庄人的精气神。
 
    “城中村改造顺利回迁,是多年育民工程成果的直接体现。”王焕荣总结说,“全村拆迁无人阻挠捣乱,是不间断教育转变村民思想观念的最好证明。”
 
强村
 
    “西高庄现在已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集体经济带动个体发展的良好格局。”王焕荣自豪地说,“各项强村政策持续发力,全村经济建设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困境。”
 
    1986年,村两委班子确定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王焕荣带头出资5000元,筹资20万建起联盟线材厂,当年盈利10万元。化工厂、体育材料厂、净水机厂、轧钢厂等让村集体经济实现腾飞。“经济发展不能只闷头干,要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王焕荣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从1995年起,酒店、幼儿园等相继创立,发展方向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2001年,市里新建客运中心,西高庄六个企业面临搬迁拆迁,损失3000多万元。王焕荣敏锐发现客运中心带来的人流、物流优势,建起百余个商铺解决原来村企员工就业问题。2011年,原来的商铺上档升级成小商品市场投入运营,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机会。2015年,西高庄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建设双创基地,全面开展教育产业培训联盟与科技人才智库建设。
 
    “西高庄抢抓机遇,发展工业、商业、服务业、教育产业,干劲儿更足了。”王焕荣踌躇满志,蓄势待发。
 
 
 
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王焕荣和西高庄村两委班子真正把这句话落在实处。
 
    旧村改造搬迁,一户村民不中意分配户型不愿拿钥匙,王焕荣主动和他交换。另一户抱怨楼层问题,王焕荣又主动用已装修好的房子进行交换。
 
    从筹建第一家村企开始,村里就规定全体村干部及家属不得承包介绍或承包建设项目工程,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村干部不得接受建设施工方任何形式吃请;每位村干部每年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半年民主评议一次。
 
    村企收入,用于硬化道路,改善用电问题。1996年开始实行退休制,60岁村民每月可领取退休金。西高庄实行居家养老、精神养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保证老年人精神生活丰富,老有所为。今年为老旧小区加装外挂电梯,解决全村160余名老人上下楼问题。
 
    “西高庄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王焕荣以西高庄为荣。
 
    改革开放40年,西高庄华丽蜕变、锐意进取,未来将继续阔步前行……
标签:
责任编辑:清风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