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两岸共科普——中南大学港澳台学生实践研习团赴河北省保定市开展科普入基层活动
2025-09-22 09:40  来源:保定新闻网 编辑:高亮
1
听新闻

全国科普月,两岸共科普——中南大学港澳台学生实践研团赴河北省保定市开展科普入基层活动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背景下,为深入学贯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和2024年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响应《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健康科普带动地方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助推乡村振兴,以产学研融合串联地方持久性发展。将全国科普月 “普及科学知识、服务基层需求” 的核心任务与港澳台青年实践特色深度融合,引导港澳台学生“用其所学、爱其所处”,促进其以“科普探阜平”扎根而成“情怀系九州”。中南大学赴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调研科普港澳台暑期实践团以 “健康科普” 为核心抓手,积极组建跨学科、多领域、全方面的人才队伍,积极吸收优秀港澳台同学,奔赴河北省保定市及包含阜平在内的下属区县,进行居民健康素养调研并开展“科普下乡”的科普教育。

为深入了解保定历史沿革、把准保定及下属地区的发展脉络,实践团成员前往保定市博物馆,参观几十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深度挖掘保定的浓厚历史文化特色,感悟祖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参观常设展厅之外,实践团同步走进博物馆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美术特展,通过一幅幅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美术作品,重温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壮阔历史,深度激发了全体实践团成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有力推进了港澳台同学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实践团就地取材、就“馆”取“知”,通过研学记录博物馆中的中医药文化历史,深度融合专业知识与在地化中医药资源,丰富科普下乡课程内容体系。通过了解安国药材,包含“九蒸九晒”在内的“浸、泡、锻、煨、炒、炙、蒸、煮”等的炮制方法,实践团成员实现中西医融会贯通,进一步坚定了精进专业技能的决心。

实践团一行在领略了保定的伟大抗战历史后,来到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进一步学领悟中国共产党 “以民族大义为重,为挽救中华民族去奋斗” 的坚定信念与使命担当,明晰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引领作用。强化了实践团队员,尤其是港澳台队员对于国家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强效推进港澳台伙伴融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当中;激励全体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为全面了解活动地区范围内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践团深入保定市及阜平县多地社区、健康服务站等基层点位,以问卷调查形式,就河北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潜在高风险流行病,如手足口、流感、水痘等疾病进行分层健康素养调查与知识普及讲解。本次共发放1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3份,形成调研报告一份。

综合了解调研地区居民分层健康素养水平后,实践团成员在保定及包含阜平县在内的周边县城社区等地,重点结合在地化中医药材资源,开展多堂别开生面的科学科普课程。围绕河北高发流行病的预防与生命科学知识,实践团成员将课堂转移到室外,以“自然+文化”双轨教学模式,开展包含高锰酸钾与维生素C反应及拓展知识,药物九蒸九晒原理等在内的科普教学课程。当地参课青少年反响热烈,不仅深入了解了自然科学科普知识,激发了其探索欲,同步加深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教学中,每位实践团小老师都积极备课,不论是幕后工作还是台前分享,大家积极合作,深入交流,在合作中强化了港澳台与大陆学生之间紧密的纽带关联,进一步切实发挥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国科普月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助力高质量发展” 的核心号召下,本次 “科普行燕赵,情系港澳台” 实践活动既紧扣科普月 “以科普服务民生、以科学赋能发展” 的主线,又立足港澳台青年实践特色,实现多重目标突破。活动不仅以健康科普为抓手,面向保定及阜平基层群众普及流行病预防、中医药文化等科学知识,在带动地方人才科学素养提升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科学动能;更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搭建港澳台与大陆学生跨地域协作平台,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以科普实践为桥梁,让两岸三地青年在共同设计课程、深入基层服务的过程中,深化情感联结与价值认同,推动青年群体从 “科普同行” 走向 “发展同心”。切实引导港澳台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其参与 “健康中国 2030” 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鲜活青春力量。

标签:
责任编辑:清风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