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3日上午,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系“青衿筑梦”实践团赴河北省保定市红二师纪念馆,以实地研学结合实践行动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红色沃土上感悟先辈家国情怀,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
实践团成员带着对历史的崇敬开启此次研学。馆内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设备、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文献记载,无声诉说着1932年保定二师“七六”爱国护校运动的峥嵘岁月。在烈士事迹展前,团队成员崔佳惠结合展陈内容,认真记录感悟:“以前在课本里学‘七六’运动,只知道这是一次爱国运动,今天站在这里才明白,‘爱国’两个字在当年是用鲜血书写的。作为电力专业学生,我要把这种精神融入专业课学习,将来在电网建设岗位上守住‘万家灯火’的责任。”
多媒体展厅内,团队将历史学习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观看红二师纪录片后,团队成员王晨曦在红色五角星下唱响“保师校歌”,用歌声传递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团队成员欧忻怡则结合自身知识储备,深入研究“北方小苏区”历史路线,梳理红色精神在当代的实践路径,为后续相关主题宣讲积累素材。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李名扬、王晨曦带领团队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誓言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更成为团队成员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她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声音洪亮而坚定,那一声声掷地有声的承诺,仿佛跨越近百年的时空,与红二师先烈们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赤诚之心遥相呼应,成为团队成员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烙印。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走出课堂,在历史发生地沉浸式接受精神淬炼。她们表示,将把此次研学的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在社会实践中勇挑重担,让爱国情成为砥砺前行的初心,让报国行落实为脚踏实地的行动,真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青春实践中焕发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