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瑜伽指导基准专家团与中国瑜伽疗法协会在成都共同启动了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基于瑜伽疗法的身心放松操实践性研究》。该项目旨在推动体医融合创新,通过融合多国在瑜伽疗法、心理学及精神康复领域的优势,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身心康复路径。
此次国际合作项目由世界卫生组织瑜伽指导专家木村慧心博士、原华西医院精神康复权威陈恒生博士和身心循环疗法国家版权课程开发者印轩凝老师团队共同打造。该项目不仅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瑜伽疗法理念和技术,还充分考虑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身心特点,力求为中国人群提供一种科学、有效、便捷的身心康复方法。
瑜伽疗法是一种在传统瑜伽习练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严谨的科学&医学方面的研究与论证,可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包括改善生活方式病、预防疾病),促进心理、睡眠和减压,传承了自印度5000年的瑜伽行为认知(CBT)疗法,是一种对精神层面的滋养及提高也是有效且健康的方法。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具备几大特色:国际实证性、惠普性和便捷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分享的瑜伽疗法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成功案例,特别是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该疗法在12大类的心身疾病及慢病康复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自然》、《柳叶刀》等众多国际权威医疗期刊也曾多次刊登过相关的文章和研究,证明该疗法对身心疾病的非药物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惠普性和便捷性是该项目的另一大亮点。该项目计划将瑜伽疗法引入校园和家庭,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接触到这种身心康复方法。只需一张椅子,每天练习10分钟,人们就能轻松完成这套身心放松操。这种简单易行、便捷高效的方式,无需专业设备,就像做眼保健操一样简单,对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促进心理疾病的康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慢病负担持续加重的情况下,该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非药物干预的康复方法,还为探索适合我国青少年及成人科学有效的身心康复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该项目还有望促进体医融合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国身心健康领域的进步。
世界卫生组织瑜伽指导专家木村慧心博士表示,将全力支持研究技术的落地与实施,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早日实现家校社学生便捷应用,共同为全人类的身心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中国瑜伽疗法协会执行长管乐先生也表示,此次国际合作项目是中国瑜伽疗法协会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次重要合作,将为中国人群的身心康复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该项目的深入推进和实施,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受益于瑜伽疗法的身心放松操。这不仅将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还将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重要力量。